如何从材料中提炼出阅卷人青睐的“核心观点句”?

浙石公考
2025-07-08

申论考试中,精准提炼核心观点句是获得高分的关键能力。优秀的核心观点句既要忠实于材料本意,又要体现考生的思维深度和概括能力。浙石将从材料分析、观点提炼和句式优化三个层面,解析打造高分核心观点句的系统方法。


材料关键信息的定位技术


高频词统计法揭示材料重点。用横线标记材料中重复出现的名词(如"乡村振兴""数字政府")和动词(如"完善""推进"),这些词汇往往指向核心议题。统计段落首尾句的关键词出现频率,频次最高的概念通常是观点句的核心要素。

矛盾点分析捕捉命题意图。注意材料中对比性表述(如"过去...现在...")、转折关系(如"但是""然而")和问题对策对应段落。例如材料描述"传统产业衰退"与"新兴产业不足"并存,核心观点应聚焦"新旧动能转换"。

如何从材料中提炼出阅卷人青睐的“核心观点句”?


观点提炼的思维模型


"现象-本质"递进式提炼。初级提炼:"农村空心化严重";深度提炼:"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资源要素单向流动"。后者通过指出制度性成因,展现思维深度,更受阅卷人青睐。

"问题-价值"双维定位法。每个观点句应同时包含问题指向(如"基层治理碎片化")和价值维度(如"影响群众获得感")。这种结构既呈现问题意识,又体现政治素养,符合申论评分标准。


观点句的句式优化技巧


使用"三要素"标准句式:主题词+问题/成绩+价值判断。例如:"智慧政务建设(主题词)存在数据孤岛现象(问题),制约'放管服'改革成效(价值判断)"。这种句式信息密度高,逻辑完整。

善用政策术语提升专业性。将"环保"转化为"生态文明建设",把"扶贫"升华为"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"。这种术语转换展现政策理论储备,但需确保使用准确,避免生搬硬套。

核心观点句的提炼本质是材料解构与思维重构的结合过程。考生需要像显微镜般分析材料细节,又需如望远镜般把握宏观政策导向。通过高频词定位抓准材料重点,运用递进思维提升观点深度,最后以规范句式精准呈现。平时训练时可制作"观点句提炼三步表"(摘录关键词-标注材料逻辑-试写观点句),培养快速提炼能力。记住,阅卷人最青睐的观点句往往兼具材料忠实度、思维穿透力和表达精准度三大特质,这正是考生需要持续打磨的核心能力。关注浙石公考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